信達生物的全球首款雙靶點減肥藥剛獲批上市,亞盛醫藥的創新藥就同時獲得美歐監管“綠卡”……今年以來,蘇州生物醫藥企業捷報頻傳,創新成果呈現“井噴”之勢。隨著8月下旬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方案》,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再添政策紅利,企業立足蘇州、面向全球配置資源,開拓市場迎來新機遇。
“蘇州把生物醫藥確定為長期重點打造的主導產業之一,以二十年磨一劍的韌性,持之以恒加大產業扶持,推動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8月25日召開的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專題工作推進會上,進一步釋放了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的鮮明信號。著眼未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本土創新到全球合作,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將積極搶抓成果集中爆發的有利契機,加速推動產品上市,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和行業話語權。
穩基固本:外資加碼與本土創新雙輪驅動
蘇州工業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內,一幢幢研發大樓,一座座總部基地,展現出濃厚的國際化創新氛圍。這里匯聚的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和企業,構筑起了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堅實底盤。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蘇州全市規上外資生物醫藥企業共計261家,規上產值超880億元,同比增長3.4%。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實打實的項目落地和產能釋放。
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強羅氏診斷又一首期投資約4.8億美元的項目正式落戶蘇州,成為其在華最大單筆投資。從2015年在蘇州建立首個生產基地以來,羅氏診斷持續加碼投資,先后布局了亞太研發中心、系統試劑制造基地等多個項目。“羅氏診斷蘇州是集團全球運營關鍵研發制造基地,新項目將進一步加強羅氏診斷在中國的全價值鏈,加速本土化研發和制造進程,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高價值和創新產品,并確保亞太地區的可持續供應。”羅氏診斷亞太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總經理藍凱瑞的話語中,透著對蘇州基地的重視和期待。
在外資企業發力的同時,蘇州本土創新力量在加速奔跑。今年以來,全市新增生物醫藥上市企業4家,目前累計上市生物醫藥企業38家,占全市上市公司總數的13.5%,預計到年底將突破40家。更令人欣喜的是,64家企業參與申報今年度第七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預計到年底,蘇州生物醫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突破100家。這些上市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共同構成了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矩陣”——既有領軍上市的龍頭企業作為標桿,又有眾多“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夯實基礎,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
創新突破:從跟跑到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全市新增Ⅰ類創新藥6款,占全國14%、全省54.5%;新增創新醫療器械5款,占全國10.6%、全省71.4%。這些成績單不僅體現了蘇州創新的“加速度”,更彰顯了其在全省乃至全國舉足輕重的產業地位。
在這些創新成果中,信達生物制藥的瑪仕度肽注射液便是閃亮的明星之一。作為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它的上市打破了跨國藥企在GLP-1減重賽道長期的壟斷格局。“在一個分子中,將GCG與GLP-1靶點聯用,通過抑制食欲和加速代謝的雙重機制,可以更全面地解決肥胖患者內臟脂肪堆積、胰島素抵抗等復雜代謝問題。”信達生物心血管代謝醫學負責人鄧煥解釋道。這款藥物的成功上市,意味著蘇州創新藥企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
在醫療器械領域,蘇州三個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硬性接觸鏡護理消毒儀”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這個看似小巧的產品,來頭卻不小——它是視光領域截至目前唯一獲批進入三類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的產品,解決了硬性接觸鏡護理的行業痛點。
這些創新成果的集中涌現,標志著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正在駛入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全新賽道。
全球布局:技術出海輸出中國醫療方案
蘇州創新藥企勢頭強勁,成功吸引國際資本的目光。今年以來,一系列高價值的海外授權合作項目密集落地,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全球化步伐正在加速。
自年初啟光德健與美國拜奧海文(Biohaven)、韓國艾美德生物(AimedBio)就相關ADC藥物全球開發與商業化權益等達成130億美元授權合作以來,蘇企主導的海外授權合作項目持續落地,信達生物、信諾維和映恩生物等創新藥企與海外機構分別達成超10億美元的授權合作,產業正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鏈條中。
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利沙托克拉聯合阿扎胞苷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同時獲得美國FDA和歐洲EMA的批準。這意味著蘇州企業的臨床試驗方案和數據質量已經獲得國際最高監管機構的認可,具備了“從蘇州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蘇州的生物醫藥出海已超越了單一的產品輸出階段,進入了“技術出海”和“方案出海”的新進展。
在遙遠的埃塞俄比亞,一位50歲的動脈瘤患者因為蘇州的創新產品重獲新生。由蘇州沛嘉醫療旗下加奇生物科技提供的Jasper?顱內可電解脫彈簧圈,憑借優異穩定的性能,成功為這位患者實現了動脈瘤的致密栓塞。這場由中美非三國醫療團隊攜手完成的手術,不僅是蘇州醫療器械實力的證明,更是中國醫療方案造福世界的生動例證。
如今,從外資云集的產業高地,到創新涌動的研發中心,再到放眼全球的開放平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面向全產業鏈加速布局,不斷向生物制造領域開拓。蘇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已起草《蘇州市生物制造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和《蘇州市生物制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為產業發展繪制了清晰路線圖。聚焦細分重點領域,加大生物制造項目招引扶持,推出一批示范性項目,謀劃專業園區建設,在根基穩、創新強、視野廣的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基礎上,繼續吹響進階突圍的“沖鋒號”。
蘇報記者 王安琪
《蘇州日報》2025年09月11日A01版